我的青春施工中

 

 

一、作者簡介

 

作者王浩威生於1960年,為南投竹山人從小功課出色,高中就讀建國中學,當時他熱衷社團,是學校裡的活躍分子。大學聯考結果進入高雄醫學院,他曾經為自己沒有考取更好的學校而沮喪,後來卻發現自己就讀的是一個人文薈萃的班級。這個班級辦詩刊、辦電影欣賞會、開演唱會、請名人演講,把醫學院原本緊張枯燥的生活點綴得多彩多姿。處身在濃厚的人文氣氛中,他開始在文壇嶄露頭角,也參與《高醫青年》和《南杏》的雜誌編務,並投入編譯國外詩人作品。

 

大約在他就讀大學五年級的時候,台灣開始風行社會性、思想性的文章,也對王浩威這些醫科學生年輕而熱情的心產生巨大衝擊,大家相約一起走入最冷門卻與人文最接近的「精神科」,在他那屆畢業生中,包括王浩威在內,共有十幾人選擇精神科,在當時台灣醫學界爆出冷門。大學畢業後,王浩威曾經擔任過台大醫院、和信醫院、慈濟醫院的精神科醫師,並且擔任《島嶼邊緣》雜誌總編輯。目前他是專任心理治療師,任職台大醫院精神部,並擔任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執行長。

 

在文學領域裡,王浩威則是「十項全能」的風雲人物。學生時代,他寫詩、寫小說、寫散文、編校刊、編詩刊,並翻譯詩選;披上醫師白袍後,他寫散文、專欄、文化評論、社會評論,興辦雜誌,又上電視並到處演講,他也走入學校、社區,積極幫助學生紓解升學壓力,並從事民眾心理衛生諮詢。這樣廣泛的接觸層面,使他的散文結合了精神醫學的專業和知識份子的人文關懷,而表現出深厚的面向社會、面向人生的特質他的重要作品有:《在自戀和憂鬱之間飛行》、《台灣少年紀事》、《台灣查甫人》、《憂鬱的醫生想飛》等,並編有精神分析、心理治療及心理衛生書籍十餘本。

 

-- 經理人月刊專訪 --

(口述/王浩威)

1991年,我去花蓮,成為慈濟醫院的第一位精神科醫師。當時整個東部只有七、八位精神科醫生,有兒童精神醫療經驗的,只有我。我當時還兼精神科代主任,要常常代表科對管理階層發言。我發現,要達到目的,不能靠開會溝通,而得靠私下互動,是需要政治運作的。

 

這讓我覺得很痛苦,我無法忍受用不公開、公平的手段達到目的,但我卻陷入集體行動的困境,產生對個人的壓抑。我原本期待用組織的力量,來完成偉大的醫療志業;但事實上,我卻成了被困在大醫院裡的小醫師。我以為我留在體制裡就能達成夢想,現在想想,那個夢想就是根胡蘿蔔,讓我不敢離開讓自己不開心的體制。但那時候只覺得,只要一離開,一切都沒了,過去3年的經驗沒了,人生規畫也得重來了。要是真失去了這些,我還剩下什麼?

 

「我為什麼不可以離開我想像的人生呢?」我問自己。我們原本有很多夢想,但是隨著慢慢長大,我們會選擇把時間和精力只投注在某幾個夢想上,而忘記了其他。然而,等這一、兩個夢想幻滅的時候,我們就以為人生一切都完了。我發現我是可以離開的,我還有好多事想做。兩年後,我終究還是離開了台大醫院,成立了自己的心理治療診所。但是我的夢想,我的志業,還在。(撰文/陳芳毓)

 

 

二、內容簡介

(錄自「逆風少年大步走」網站內「好讀分享」區)

 

王浩威在「內容簡介」中是這麼說的:
我在青少年時期並沒有看過心理醫師,
但我在這本書中的青少年身上看到自己。
我並沒有小孩,但我在這本書中的爸媽身上看到自己。
不只是我,我猜書中描述的狀況,大部分青少年和爸媽都經歷過,

只是我們沒有去看心理醫師。

 

這樣的話從一個心理醫生口中說出,感覺是有點吊詭,彷彿大家其實都應該去看看心理醫生似的。也的確,這本書是王浩威在輔導青少年個案時所累積的經驗,但我想他想表達的是,當家裡有著青少年的時候,不管是青少年或父母,在心境上都有著複雜的變化,看看這本書,你就會發現:原來別人也有這樣的困擾,原來自己並不孤單!

 

 

三、讀後感

 

作者以散文手法來呈現青少年的內心世界,精神醫學的專業之外,展現知識份子的人文關懷。為了讓讀者深切感受每位個案內心的情感,作者放棄採用說理性的評論,改以同理心的獨特風格鋪陳全書脈動

 

詩人陳義芝寫道:「王浩威扮演了一位深具同理心的傾聽者,他知道那些病歷是一個個病人用滴血的生命寫出來的。他視病人為『帶著訊息的使者』,和他們交換生命的訊息」

 

 

四、討論題目

(一)選一篇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二)對於父母以「愛」為名,以「孝順」為由的傷害,你的看法如何?(p. 102「偏頗的平衡」)

(三)你對於「自殺」行為的看法如何?(p.116「沈默的瘟疫」)

(四)對於青少年面臨的「同儕效應」,你的經驗如何?(p.162「開啓殺人之門,釋放內心的困獸」)

(五)對於男女教養態度的差異,你有何看法?(p.184「男孩不要哭」)

(六)對於「未依循主流社會發展」的人們,或是「不依循正道而走向四面八方的傻子」,你的看法如何?(p.204「活著,其實有很多方式」及 p.220「未來,屬於走向四面八方的傻子」)

 

 

五、附錄

精神疾患簡介

(一)強迫症:患者在生活中反覆出現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為,例如不斷地洗手、收藏東西、反覆檢查門鎖、計數及祈禱等。

(二)憂鬱症:患者陷於憂鬱的情感狀態,缺乏自信,對以往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軀體功能失調,如睡眠紊亂、食慾減退、頭痛、無力等。

(三)精神分裂症:症狀為思考方式及情緒反應出現崩潰。常見病徵包括幻覺妄想及胡言亂語,嚴重者會有自毀及傷人的傾向,並出現社會或職業功能退化。

(四)狂躁症:以情感高漲或易激動為主要徵狀,伴随精力旺盛、言語增多、活動增多,嚴重時則伴有幻覺、妄想、緊張症状等。

(五)厭食症:患者之自尊心受到其身材與體重影響極深,能夠成功減輕體重被視為自律的表徵,而變胖或者體重增加則被認為是一種恥辱和無法接受的自我控制失敗。﷽﷽﷽﷽﷽﷽﷽﷽﷽﷽﷽﷽﷽﷽有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泰友緣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