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麥唐諾
《入戲》
他演了一場近乎完美的戲,
入木三分、真假莫辨。
豈料當戲正要落幕,他真正的戲分才要開始……
每個角色都戴著重重面具,歡迎挑戰「不可能看穿的真相」!
★《龍紋身的女孩》史迪格.拉森、《失物之書》約翰.康納利、《控制》吉莉安.弗林等頂尖小說家的書櫃,都有這一本
★華納兄弟與《駭客任務》電影團隊徹底「入戲」,即將搬上大銀幕
★作者羅斯.麥唐諾讓犯罪謎題有了精湛的文學筆觸與心理深度,村上春樹更在他辭世後撰文悼念,表示對他的每一部作品,皆是徹底喜愛。他不只是一個優秀的犯罪小說家,更是一位偉大的美國文學家。
名人推薦top
「多數推理作家只寫出了犯罪,但他所觸及的,是「罪」。」-《洛杉磯時報》
《龍紋身的女孩》作者史迪格.拉森:「麥唐諾寫出了犯罪小說的登峰造極之作!」
愛爾蘭驚悚大師、《失物之書》作者約翰.康納利:「沒有麥唐諾,我不會成為今日的小說家。」
美國年度冠軍小說家、《控制》作者吉莉安.弗琳:「我深受麥唐諾影響,下筆時一有猶豫,我總會假想『麥唐諾會不會這麼寫?』」
他觸及的主題極具心理深度,更勝錢德勒與漢密特。-美國普立茲小說獎得主Eudora Welty
偵探盧.亞徹的小說,無疑是美國人所寫過最出色的推理系列。—美國知名作家、電影《戰略高手》原著作者埃莫.里歐
作者介紹:
參照書本首頁首
作者文筆風格:
羅斯.麥唐諾 Ross Macdonald(1915-1983)
出版於1959年的《入戲》主要圍繞著一樁失蹤案發展:鐵路與石油大亨亨利.蓋爾頓的兒子安東尼於14年前離家出走後便杳無音信,行將就木的蓋爾頓夫人為了彌補心中的憾恨,遂請託律師戈登.賽博代為尋找安東尼的下落,而賽博又將此任務交付給舊識盧.亞徹。於是乎,在他的抽絲剝繭下,案情幾經翻轉之後,暗藏於背後的陰謀與真相才逐漸明朗。
失蹤,似乎是麥唐諾在作品中經常運用的元素,例如:《動向飛靶》失蹤的石油大亨、《寒顫》(The Chill,1964)失蹤的新婚妻子、《藍槌子》(The Blue Hammer,1976)失蹤的名畫,而《入戲》失蹤的則是鐵路與石油大亨的獨子。這些失蹤案在小說中或許只是引子,為的是牽引出往後的故事和背後驚人的真相,但在麥唐諾的真實人生裡,卻是難以抹滅的椎心之痛。麥唐諾唯一的女兒在遭起訴肇事殺人後便無故失蹤,為了找回愛女他尋遍全國,然而女兒最後卻於31歲時死於腦溢血。不僅如此,麥唐諾更在3歲時喪父,他的童年生活是在各個親戚家流浪度過,「我細數16歲前住過的房間,一共有50個。」他如是說。因此,在麥唐諾的人生經歷中,「家庭」從來都不是一個完整的概念,這點自然也映現於他的小說中。
推理評論家黃羅曾指出:「盧.亞徹承辦的案子時常涉及家庭悲劇,他的當事人多半有個失蹤的老爸,而這位父親的缺席造成家庭分崩離析,人心因而失衡,結果促成了犯罪事件。」在《入戲》裡,安東尼的失蹤固然不是因為父親的失蹤,但從故事的脈絡來看,家庭功能的失調──尤其是父母親的教養缺失──無疑是造成他離家出走的主要因素。對於安東尼的失蹤,蓋爾頓夫人始終不認為錯在自己,她先是指責安東尼「是個傻傻的小伙子,犯了悲慘的錯誤」,又怪罪於安東尼的妻子,認定是「她毀了他,像惡靈似的占據了他」;此外,蓋爾頓夫人還展現出對安東尼的占有慾,她說:「他是我的,卻被偷走了。」種種跡象無不指向蓋爾頓夫人在教養上的失職,而這也讓她的家庭在某種程度上產生缺陷,進而促成安東尼刻意的反叛(賽博以為:「他和家人彼此都對對方不滿意吧。」),甚至是離家。
或許是連鎖效應,也或許真的是麥唐諾筆下人物的共同宿命,安東尼的失蹤竟又間接引發書中的另一起案件,即約翰‧布朗的真假身分之謎。約翰‧布朗自稱是安東尼的兒子,但他卻未曾見過父親的身影,「我從來就不認識我父親,父親只是個簡單的詞,說的是個陌生人。」他說道,是以他和蓋爾頓夫人一樣,都亟欲找尋出安東尼的下落。約翰的經歷不免令人聯想到麥唐諾,在兩人的人生中,父親始終是個缺席的角色;這份不完滿,又使得他們在往後的人生中產生缺憾。盧‧亞徹曾質疑約翰是為了鉅額遺產才出面承認自己是安東尼的兒子,但約翰反駁道:「一個人所繼承的東西不只有錢而已。比什麼都重要的是,我要確認自己的身分。」顯然,父親的缺席讓約翰的自我認定產生猶疑/游移,這一方面固然是父系繼嗣觀念的影響(我不禁好奇,倘若失蹤的是母親,那麼約翰仍舊會對自己的身分感到困惑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家庭的破碎使他猶如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找不到方向,更無法擁有穩定的歸屬感。因此就像安東尼,約翰同樣選擇離開家。
入戲導讀
編輯前言
作家早已離去,故事卻歷久彌新
故事由一個石油巨賈家族的傍大的家產,先起了個動机,再加上家族後繼無人,於是遺霜開始尋親,故串於是揭開了序幕……….,
私家偵探盧.亞徹接受律師委託,尋找某家族離奇消失20年的兒子。此人在法律上早已被認定死亡,多年來家族根本無人聞問,在毫無線索之下,似乎注定是個無解的死局。
儘管如此,亞徹仍運用他獨樹一格的辦案方式,逐一找出案件關係人,有如心理醫師般深掘每個人的潛意識,努力擊破其心理攻防。豈知這一次,亞徹的偵探身分徹底扭轉,他被神秘人物緊盯,慘遭攻擊、挾持,謎團未解,自己先成了案件被害人。
在此同時,一具無頭骸骨出土,一個自稱是失蹤者之子的男孩約翰.布朗現身,一切出乎意料的進行太過順利,不禁讓亞徹產生了一絲疑惑:約翰.布朗真的是安東尼.蓋爾頓的孩子嗎?雖然他的故事聽起來無懈可擊,他的態度也真誠無比,可是太多的巧合,以及他口中無法查證的過去,總是讓亞徹心裡覺得不踏實,因此不顧委託已經結案,堅持繼續追查。然而越是調查,亞徹就越是發現,所有認識約翰.布朗的人,都一律宣稱他是個好孩子。究竟他所說的一切真的就是事實,還是他演戲演得如此成功,竟然騙過了所有人?
當證據浮上檯面,亞徹卻墜入一座龐大的人性劇場--堅持干涉查案的律師、聲稱要保護病患隱私的醫生、角色扮演走火入魔的男孩、袖手旁觀好戲的友人……每個人都戴著重重面具,在偵探面前演出另一個自己。在這座劇場中,真相之後另有真相,眼前究竟是一張張徹底的假面具,或只是入戲太深的真實面孔?
個人讀後感: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看戲是在欣賞別人的人生,入戲是在演譯自己的人生。你的人生要多精彩,就看你要入戲幾分?
-
愛是心靈層面的感受,不是肉體層面的享受。愛是要懂得割捨,不是要全力佔有。
-
對話,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暴力,更加深了問題的糾結。情緒是解決問題的最高指導原則,心平氣和,才能抽絲剝繭,暴燥激動,往往模糊了問題的核心。
問題與討論:
-
為人父母,期望兒女,求好心切是人之常情,假如你的子女,長大後結識的另一半出身卑微,舉止低俗,你會怎麼處理?
-
對於愛,你個人看法如何?
-
一路走來,對於人生過程中出現過的挫折和無奈,你是如何面對?如何處理的?請舉例說明!
-
對於翻譯小說和原文小說的差異和個人看法如何?
-
你個人最喜歡的一部小說,是那部?為什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