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

What Really Matters: Living a Moral Life Amidst Uncertainty and Danger

如果,你年輕時因為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傷害別人,到了年老時刻,是否會後悔?

如果,你滿懷熱情到落後地區服務,卻看盡了戰亂、腐敗、貧窮、疾病,連生命都受到威脅,你會堅持下去或撤退?

如果,你曾經被好友出賣,受盡痛苦凌辱,當報復的機會來臨,你會怎麼做?

如果,當生命陷入谷底,在絕望黑暗深處,你是否仍願意相信人性的美好良善?…

 

本書主旨:

作者透過流暢的文筆與說故事的技巧,勾勒出一幅一幅真實的人生畫像,而激發讀者思考到底在人生的旅途中,為了追求作者所謂的moral life( 真實道德/道德的生活),哪些是重要而不容妥協的。

 

作者: 凱博文 Arthur Kleinman

凱博文Arthur Kleinman),1941年生於紐約,史丹福大學醫學博士,哈佛大學社會人類學碩士。凱博文博士是二十世紀引領「醫學」和「人類學」展開對話的先行者之一,是橫跨包括醫學人類學、文化精神衛生學、全球衛生、社會醫學和醫學人文學在內的多個領域的領軍人物。凱博文博士為哈佛大學人類學系教授、社會醫學系醫學人類學教授、哈佛大學醫學院精神衛生學教授,以及哈佛亞洲研究中心馮經綸基金會主任。他亦為哈佛大學亞洲研究諮詢委員會委員及哈佛大學世界宗教中心委員。

凱博文博士曾來台前後好幾次,而且曾在台大醫院精神科、中研院工作一段時間,所以國內許多精神醫學、社會學、人類學的學者們都對他很熟悉,而且他又在中國長時間做研究,夫妻倆對台灣與中國的文化都很熟悉。目前為復旦大學(上海)榮譽教授、萊頓大學教授,香港大學皇家學會訪問教授。凱博文博士也是美國科學院醫學研究院委員、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精神衛生學會傑出終身委員、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顧問委員會顧問。

凱博文博士數十年來的學術生涯,最偉大的貢獻是對人類「受苦經驗」的深刻體察,他以精神醫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宗教、藝術、心理治療、倫理學的全觀視野,去理解人生中無所不在的病痛、苦難和限制。他的研究主題包含了神經衰弱、憂鬱症、疾患體驗、求醫行為、臨床交流、醫療倫理、慢性疾患的社會過程和跨文化比較研究,內容涉獵了政治暴力、包括自殺在內的各種社會性痛苦及其所隱含的道德和政治意義。

 

七個真實個案

 

一個在二戰期間殺死日本醫官的美國基督徒律師

溫斯洛普.科恩的案例使作者認為憂鬱症並不是重點,困擾他的是更深層的事物..道德經驗能夠使一個正常人變成殺人兇手,而其實,問題的癥結在於常態,而非病態。

此案例中一個人如何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抗議曾經被迫做出不道德的行為,並且堅持以生命去懺悔。作者認為這個個案,有另一層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身為一位心理醫師, 當看到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即日常生活中的不快樂和臨床上的憂鬱症,到底該如何分辨?當心靈遭遇的創傷被診斷成精神疾病,並且需要接受治療時,對一個心理醫師來說又具有什麼意義?」

 

被批判的國際人道救援者

伊蒂‧伯斯凱是一個擁有高學歷並且犧牲奉獻精神的女性,願意幫助身處絕境的人們,她堅守自己的信念,即使碰到任何艱難的環境。

作者身為一個大學和醫學院教授,遇到的許多學生最初都懷有像伊蒂般的志向,然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多數人都因為職業發展或家庭因素而放棄了初衷,走向完全不同的人生方向。但仍有一群人(實際上的數目頗令人驚訝)選擇繼續堅守在這條路上,過著與伊蒂相同的人生,或許許多人與伊蒂所遭受到的嚴重打擊一樣,也很容易因為同樣的道德經驗而受傷,但是並沒有輕言放棄。他們這樣的精神, 為了心中的美好圖像,願意奉獻生命,讓這個世界獲得改變,正是一個最好的道德表率。

 

拒絕同流合污的中國醫師

嚴仲叔醫師經歷人生各種不同考驗的故事實際上代表了某種生存的策略,為了藉以保有他清高、真誠面對自我,以及願意面對新環境挑戰的自我形象。嚴醫師的道德感,來自於他對貪腐和偽善的抗拒,在他所處急遽變化的道德環境之中,他堅持的倫理價值,已經造成了某種程度的影響。…道德經驗永遠沒有終止的一天。

身而為人,我們有責任用心去經營真實道德,而不是像齒輪轉動的機器一般,只是被動的機械反應而已,我們要建立的是一種能夠反映自我覺察、集體塑造自我形象和未來方向的人類潛力。—這是人類生活中最基本的倫理要求。

 

性慾高亢的牧師

查理‧梅傑森牧師,一個基督教自由派新教牧師,由痛苦來視為上帝的恩典。

疼痛對他而言,是拯救,把具傷害性與不必要的慾望轉變為恩典與救贖,將他從難以控制的慾望所帶來的折磨與羞辱中拯救出來。

作者發現疼痛改變了這病人的世界,所以發現”疼痛的感受”粗淺地從心理學與醫療的角度來看,這些改變似乎完全是負面的,但是運用更廣義的社會觀點來詮釋,身體的疼痛、沮喪、無力與其他慢性症狀,可說是表達批評或抗議的另一種形式;有些時候,慢性疼痛也可被視為弱者的武器,用來改善其經濟與社會情況。不管是否同意這種對於痛苦的詮釋方式,在傑梅森牧師身上,可以看到一種轉變自我與世界的道德任務,而這仍然值得我們給予正面的評價。

 

自毒品中重生的愛滋患者

莎莉‧威廉斯經過了疾病經驗擴大了她的視野,並且召喚她以行動回應真正重要的事物。疾病,喚醒了深層內在自我,而使她成為勇敢可敬的道德典範。

在此案例中“疾病”不是只有單一的武斷的否定含義,反倒是在某人的身上, 嚴重的疾病經驗能讓本人深刻而有力地瞭解個人與集體的道德經驗。

所以生命真正的危險經驗雖然帶來許多的傷害與限制,在同時也包含創意與轉機。

★接受老海盜訓誡與拒絕以色列召喚的作者

作者將自己在童年時期的身世迷惘與大學時期的經歷真實描繪, 使讀者了解作者如何形成目前作者的人格特質。也經由各種不同的生活經驗與思想轉變, 建立出作者內在的道德觀。

作者強調目前這社會的各種衝突, 其實都是各自堅持其社會集體的道德理念。社會中雙方都需要保有「反英雄式」的自我反省,似乎才是唯一能夠帶來希望的道路:傳統的英雄主義只會促成悲劇,因為雙方都有太多的招募人了。

 

醫學人類學家William Halse Rivers(1864-1922)

在二十世紀初期的心理治療主流強調個人精神分析與行為學派的治療方式。黎佛斯認為其治療方式忽略了還有社會力量(包含政治、經濟、社會階級、文化)有力地約束著病人與治療的世界。

黎佛斯透過心理症狀與人類價值的關係,實踐真實道德,在心理治療上強調的:治療就像田野調查,需要進入病人的個人世界中,讓他們走向自我解放的意識,讓他們能夠看到風險所在,並明白為何如此衝突。

黎佛斯強調社會要覺察到既有的正常道德標準也可能具有危險性;接下來要做的是,打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生活空間,讓所有人都能夠建造他們自己的道德事業,能夠從中選擇建立不同的道德規範及正常生活;如此,我們才能夠以更賦予個人主體性的方式,將情感與價值觀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這種轉變是從投入他人身上開始,漸漸地轉移到內在自我最重要的部分。

 

結論

對每個人而言,重要的事物都不一樣,如書中各章節故事所顯示的個體間差異十分驚人。雖然這樣可能很困難在我們的世界與生活的實際情況中找出什麼才是真正事關緊要的事物,但在塑造一個生活時,這卻是一個真實而有效的方法。

究竟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面對我們生存的環境,便是真正重要的事。

 

Picasso: 「一位醫學院學生的頭像」(一眼睜一眼閉):作為一個醫學專業的學生,他需要學會睜開一隻眼睛去看清楚一切病人在和疾病抗爭時所承擔的痛苦和折磨,而同樣的他也需要閉上另一隻眼睛去保護自己,保護自己在面對這些痛苦和折磨時自身的那種脆弱,去保護自己的信仰,那就是他能夠為病人解除痛苦並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作者最後提出 - 我之所以沒有崩潰,一定是從家人得到的愛與協助。

 

問題討論:

 

1.七個作者所描述的故事中, 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個故事?

 

2.在生活中您是否有碰到險惡和不確定的環境,您如何經歷那段歷程並在其中得到了哪些成長?

 

3.在你的身旁是否也有類似的看似平凡但卻值得尊敬的道德英雄? 請分享

 

4.假使你是中國嚴醫師, 當年以為是「好朋友」的拜把兄弟為了保護自己而出賣了他,但文革結束以後,嚴醫師卻放棄了一個報復的大好機會,而決定寬恕他。如果你是嚴醫師, 你會做出一樣的決定嗎?

 

5.作者在大學時代受到一個下水道工人的影響使他可以堅持完成學業並且在旅遊中遇到以色列召喚者使他了解自己的真實生命所要為何.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貴人使你對生命的價值有不同的感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泰友緣讀書會 的頭像
    泰友緣讀書會

    泰友緣 BookClubThai

    泰友緣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