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中行走—德蕾莎修女傳
一、 德蕾莎修女生平略記:
1910年8月27日,誕生。
1928年11月,高中畢業,加入勞萊德修女會。
1929年5月,派往印度大吉嶺分院「初學」,接受修會教育。改名為「德蕾莎」。
1931年5月,派至加爾各答的聖瑪麗女子中學成為地理和歷史老師。
1937年5月,返回大吉嶺,宣發終身大願,宣誓做一輩子修女。
1944年,升任為聖瑪麗中學校長。
1946年9月10日,「靈感日」感受到天主的召喚,稱為「聖召中的聖召」。
1948年4月,離開勞莱德修會,到醫護修會「聖家醫院」,接受短期的醫護訓練,回到貧民窟,展開了為窮苦人們的服務工作。
1950年10月,仁愛傳教修女會成立。
1952年8月,建立臨終關懷院。
1957年,在各地開辦收容之家,從事救治痲瘋病患的工作。
1963年3月,仁愛傳教兄弟會成立。
1979年12月,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1980年,全世界的收容之家為藥癮、娼妓、和受虐婦女開放。
1985年1月,來台訪問,會見蔣經國總統。她曾一針見血的說過:「台灣的社會,物質富裕,精神卻是貧窮的。」
1985年,在紐約建立愛滋病患醫院。
1988年,在舊金山辦了一個愛滋病患之家。
1991年,德蕾莎修女第一次回到故鄉阿爾巴尼亞,並設立了收容之家。這年為止,印度已經有一百六十八所收容之家。
1994年11月16日,獲台灣靜宜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1997年9月5日,逝世。
德蕾莎修女對接受救助的對象,毫無限制,唯一的條件就是如洗被人遺棄的人。她的傳揚福音,完全以語音和行為表現出來。對印度教徒、回教徒、佛教徒和任何人,都一視同仁,把所有貧困、病者、被遺棄的人,都當作是「受難基督」的化身。她向全世界窮苦無告的人,表示了無盡的愛,讓世人知道愛可以克服一切,讓遺棄的人知道人間仍有溫暖。
從一九四八年以來, 德蕾莎修女為加爾各答街頭的「窮人中窮人服務」,亦手空拳的成立「仁愛傳教修女會」,受她的感召而效法她追隨她的人,一天天的增多。全世界五大洲有一百六十多個會院,四千多位修女,近四有修士,還有數以萬計的工作人員,和眾多的義工,在她創辦的收容之家、孤兒院、養老院、麻瘋病院、愛滋病患之家…服務。
德蕾莎修女直到晚年,每天仍和其他修女一樣,清晨四時半起床,開始靜坐、祈禱、念日課,參加彌撒,然後展開一天的工作。身上總是穿著鑲著藍邊粗白布做的會衣。天冷時加上一件毛衣。腳上穿著涼鞋,生活簡樸,而且還親自掃廁所、洗地板。她走遍各地,用雙手從垃圾中揀過無數的棄嬰,清洗癩病人的傷口上,抬過街上的垂死的窮人,抱過傷心絕望的孤苦者、緊握過無數臨終時無人過問者的手,並合他們的眼睛,陪伴他們有尊嚴的離開人世。
一九九五年她計劃去中國大陸設立 一所仁愛之家,受到當局的婉拒,他們說國家的社會福利做得很好。台灣的台北教區和台南教區,有她的修女和修士,在當地為窮人服務。
一九九七年九月五日,德蕾莎修女,在加爾各答蒙主召逝,享年八十七,消息傳出,普世哀悼。
這個修會除了天主教修會傳統的貧窮、貞潔、服從三個誓願以外,還加上一個要全心主意,不要酬勞為最貧苦的人,也就是基督受難的化身而服務。這個誓願使該修會與眾不同,她們不給富人服務,所作所為全部免費,不收取任何酬勞。修女們所用的經費,都 是各界善心人士所捐贈。
一九五二年開始,德蕾莎修女開始了最引人注目的善行,那就是為快要死亡的窮人服務。她去領回那些被遺棄在水溝旁、垃圾堆、馬路邊的奄奄一息的人,給以適當的照顧,讓那些可憐人得到溫暖和安慰。她發現這些人,並不怨窮,不怕苦,只怕受社會遺棄,沒有人 的關愛。德蕾莎修女收留這些人,讓他們得到應有的愛和人的尊嚴。
後來,德蕾莎修女在加爾各答市政府,所捐贈的印度教的伽黎神廟旁一間空房子,建立了世界知名的、而窮人得到善終的收容之家(垂死之家,鉹中]有快死的窮人,因為修女們的細心照顧而起死回生的。對這樣的人,除了給予適當的照料之外,還教給他們謀生的技能。到目前為止,有好多萬沒有地方容身,被人遺棄的垂死病人,得到收容之家的修女、醫生、護士、義工的細心照顧,平靜安詳的有尊嚴的離開人世,回歸天鄉。
三、 討論題綱
1.德蕾莎修女為什麼決心要為窮人中的窮人服務?她是受到誰的影響?
2.此書讓妳印象最深刻部分是?
3.德蕾莎修女身上的特質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4.德蕾莎修女曾說過:「很多人都想追求卓越,但很少人知道卓越就是愛!」愛非只掛在嘴上說說而已。現今社會到處充斥不尊重生命、物質與心靈拔河的現狀中,看到德蕾莎修女的風範和行儀,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真實意義與價值,她的悲憫之心更讓人仰望。回想自己的生命當中,是否曾有過周遭的人伸出待援的手,起了善念,願意付諸於行動?
5. 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的態度有哪些?
附註:
讓高牆倒下吧-李家同
德蕾莎修女當年並不一定要走出高牆的。
她可以成立一個基金會,雇用一些職員,利用電腦和媒體,替窮人募款,然後找人將錢“施捨”給窮人。
她也可以只是白天去看看窮人,晚上仍回來過歐洲式舒適的生活。
甚至她只要每週有一天去服務窮人一下,其他的日子都替富人服務。
可是她自己變成了窮人,因為她要親手握住貧窮人的手,伴他們步向死亡,再也不會逃避世上有窮人的殘酷事實,她不僅照顧印度的窮人,也照顧愛滋病患,最近,高棉很多人被地雷炸成了殘廢,沒有輪椅可坐,德蕾莎修女已親自去面對這個事實。
她單槍匹馬走入貧民窟,勇敢地將世人的悲慘背在自己身上。
她完全走出了高牆。
我們每個人都在我們心裡築了一道高牆,我們要在高牆內過著天堂般的生活,而將地獄推到高牆之外。這樣,我們可以心安理得的假裝人間沒有悲慘。儘管有人餓死,我們仍可以大吃大喝。
讓高牆倒下吧,只要高牆倒下,我們就可以有一顆寬廣的心。
有了寬廣的心,我們會看見世上不幸的人,也會聽到他們的哀求“我渴”。
看見了人類的不幸,我們會有熾熱的愛。
有了熾熱的愛,我們會開始替不幸的人服務。
替不幸的人服務,一定會帶來我們心靈上的創傷,
可是心靈上的創傷一定會最後帶來心靈上的平安。
如果你是基督徒,容我再加一句話。
只有經過這個過程,我們才能進入永生。
因著對貧苦者單純的愛,
德蕾莎修女滿懷真摰的心,
從修道院走向加爾各答的貧民窟。
為了幫助窮人,
直至進天堂的那一刻,
她那雙因風濕而變形的腳,
從沒有停下腳步。
她的愛,打動了許多人
遠赴印度垂死者之家服務。
她的思想,感染了你和我
就在此時此地體驗到愛的喜樂。
Keep the joy of loving God
in your heart
and share this joy
with all you meet,
especially your family.
在你的心中
要時時保有愛天主的喜樂,並把這一喜樂
帶給所有你遇見的人,
尤其是你的家人。
We can never know how much
good a simple smile can do.
我們永遠無法知曉
一個單純的微笑
會有多好的效果。
It is better to make mistakes in
kindness than to work miracles
with unkindness.
寧可因好意而犯錯,
也不要以刻薄創造奇蹟。
If you are humble
nothing will touch you,
neither praise nor disgrace,
because you know what you are.
如果你很謙卑,
那麼無論是誇讚還是羞辱,
沒有任何事能夠擊垮你,
因為你清楚自己是誰。
本書摘錄50則德蕾莎修女的快樂之道:
「快樂無須探尋:
只要以愛待人,
就能得到快樂。」
-德蕾莎修女
補充資料
宣福禮(Beatification),又稱為宣福、列福、列福式,天主教儀式,是天主教會追封已過世人的一種儀式,用意在於尊崇其德行、信仰足以升上天堂。它是封聖的第三個階位。經過宣福的人,就可以享有真福者或真福品(Blessed)的稱號,其位階僅次於聖人。
天主教徒相信,以真福者的名號禱告,真福者將會為你向天主說情。
Mother House 印度垂死之家網址: http://www.motherhouse.org
留言列表